财报基础——损益表
本节相关视频影片:
YouTube:https://youtu.be/6p0iw5iTA7E
bilibili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34576515/
损益表(或利润表),顾名思义是反应企业损失和收益的一张表,英文简写为 P&L(Profit & Loss)。通过损益表,可以看到一家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是赚钱还是亏钱。
从左边的原始表来看,有密密麻麻四十多个会计科目。实际上这张表的结构超级简单,从上往下,实际就是:
收入 - 支出 = 损益状况(赚了还是亏了)
收入
损益表中的第一行,就是营业总收入。
营业总收入一般囊括了企业通过主营业务,所获取的总收入。例如贵州茅台,它的主营业务就是白酒销售,白酒销售带来的收入,就是营业收入。
有些企业还会存在“营业外收入”,例如一家白酒企业,它多余的一些土地、厂房或铺面等资产,出租给其他商家,获得的租金收入就是营业外收入。因为这部分收入并不反映这家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,因此我们不以它来作为企业价值分析。
营业收入多的企业,就一定是好企业吗?
年营业额20000亿的中国石化,它的净利率为2.59%,税后净利591亿。
年营业额400亿的贵州茅台,它的净利率达44.5%,税后净利180亿。
两家企业让你选择,你会投资哪个?显然后者是更好的生意。
在财务领域中,绝对金额没有太大的意义。营收大只说明规模大,但并不代表效益高。
此外,如果营收只来源于某些大客户,也不见得就好,万一大客户转单,将会对营收造成巨大影响。
支出
损益表中的支出,包括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营业成本、费用、利息支出、税费支出、其他支出等。
营业成本:一般是直接影响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料、水电、劳力等成本
费用:包括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研发费用、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、财务费用等。
利息支出:包括向银行或其他厂商借贷、发行公司债等所需支付的利息。
税费支出:需要依法缴纳的营业税、所得税等费用支出。
其他支出:设备资产的减损折旧、营业外支出等。
损益状况
损益状况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:营业利润、净利润。
营业利润(毛利) = 营业收入 - 营业成本
通俗来说,比如卖苹果,进货花了1000元,全部卖出得回1600元,那么营业利润就是600元,毛利率就是60%。
净利润 = 营业收入 - 营业成本 - 费用 - 利息支出 - 税费
在卖苹果的过程中花了100元运货费,1000元的本金是向朋友借的,还的时候要多给5%的利息50元,市场摊租费花了30元,所以最后真正到手的钱是净利润420元,净利率就是42%。
损益表的一些误区:
(一)营业收入高 = 产品卖得多
损益表虽然是一张关于公司赚钱还是赔钱的报表?但是它上面的数字并不一定是现金。
很多公司都不是使用“现金收入”来记账的,而是采用“应计收入”。
应计收入:产品交付给客户后,客户不一定马上付款,而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后才付款。但是不管有没有收到款,会计师在处理这笔交易记账的时候,就提前计入到当期的营业收入中。
现金收入:只有客户交付货款现金后,才计入当期的营业收入中。
因此,损益表上的营业收入并不是100%的现金,而是提前预估的。万一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客户要求退货或折价,在下一期的损益表中都会被更改。所以营业收入高不一定意味着产品卖得多。
(二)净利润高 = 企业赚得多 ?
很多人看损益表往往只看“净利润”,就认为公司赚了多少钱。
从上面的应计收入我们可以知道,其实净利润也不等于现金,净利润也只是账面上的预估。另外,一些不良公司为了让账面漂亮,往往还会在净利润上做手脚搞假账。
一些不良公司,会制造一些“假交易”,在账面上抬高营业收入,或者在资产减损折旧费用上做手脚,从而变相抬高净利润。
因此,我们在看财报的时候,不能只看某一季或某一年,而是要看连续5年的报表,才能看出是否存在财务问题,推测出公司的真实状况。
所以,我们以后在被媒体上再看到“××公司营业额创新高”、“××公司净利创新高”等一类的新闻,千万不要被误导了。
- 所有文章均为作者原创,受著作权保护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二传二改、截图搬运及改稿冼稿 -